2022年中國互聯網十大預測
互聯網行業的2021年搖擺著過去了,2022年亦充滿著諸多的不確定性。本文作者基于互聯網行業當今的現狀與趨勢,列出了十大2022年中國互聯網預測。推薦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們閱讀,并關注預測背后的邏輯與趨勢。
2022年中國互聯網會走向何方?
很顯然,對于整個互聯網行業而言,2022年將充滿著眾多不確定性,衛夕嘗試梳理一些可能的趨勢,并基于這些趨勢用邏輯做一些大膽的預測。
注意,這些預測每一條都是明確的,即2022年過完我們可以驗證其是否準確。
盡管需要一年之后才能驗證,但預測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而現在,作為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我們應該重點關心這些預測背后的邏輯與趨勢。
預測一:阿里巴巴在2022年售出全部微博的股份
毫無疑問,監管依然將是2022年中國互聯網的重要關鍵詞。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措辭從“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修改成“防止資本野蠻生長”。
前幾天阿里董事長張勇已經宣布退出了微博的董事會。
注意,這只是代表張勇本人而非阿里巴巴的退出,接替張勇繼續擔任微博董事的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董本洪。
在我看來,阿里的這一舉動不會是終點。
一個月前,騰訊大幅出售了京東的股份,已經在主動在資本層面為自己松綁以減少來自監管的壓力。
而阿里如果選擇主動切割微博這個重要的媒體輿論陣地或許是一個明智之舉。
況且,以阿里目前的收入體量,切割微博帶來的財務影響其實是相對較小的。
互聯網巨頭其實應該視這種切割為一個契機,將切割得到的資本和資源投入到國家近年大力提倡和扶持的硬科技方面。
“脫虛向實”是一個重要的主旋律,而更重要的是——硬科技的未來絕對也屬于星辰大海,時代在呼喚我們的“貝爾實驗室”。
在2022年,我相信還會有更多大的公司會選擇主動做資本層面的切割。
因此做一個輔助預測——2022年,至少會發生5起涉及金額10億規模以上的巨頭退股交易。
預測二:2022年中國不會出現一家銷量在100萬以上的VR/AR頭顯
元宇宙是當下熱炒的新概念,2022年也會繼續被熱捧。
和公眾的熱情不同,我對元宇宙,特別是對國內的元宇宙熱潮是一個冷靜的態度,具體原因我已經在之前的文章《如何有理有據地給元宇宙潑一盆冷水?》中有過闡述。
Oculus的硬件頭顯Quest2大概率會在下一個季度銷量突破1000萬臺,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了。
和上一代相比,其銷量進步的一個重點是其足夠低廉的價格——299美元,而這個售價本質上是Facebook基于對內容生態構建的戰略層面考慮所進行的大幅補貼。
而在國內整個行業的發展和Meta是存在較大差距的。
主要體現在技術和內容生態上,至少在2022年很難有與Quest 2在價格、體驗、內容豐富度上旗鼓相當的爆款產品。
因此盡管國內廠商在大舉投入,但我預測——今年不會有銷量超過100萬臺的單品。
2022年,蘋果預計會發布自己的頭戴眼鏡,這個行業將再次迎來引爆點。
因此這里做一個輔助預測——2022年阿里會收購一家硬件廠商來開發自己的VR/AR頭顯產品。
預測三:2022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增長率不會超過8%
廣告是經濟的晴雨表。
受制于最新的奧密克戎疫情,2022年大概率國內宏觀經濟會繼續承壓,在宏觀經濟承壓的大背景下,國內消費很難得到有效提振。
2021年的數據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2021年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僅為5%,而一季度、二季度的數據分別為34%、14%。
當廣告受眾的消費意向開始變得謹慎時,廣告主的投放意愿很難得到提振。
廣告是互聯網的第一大商業模式,據QuestMobile數據,三季度互聯網廣告整體增速放緩,同比增長率已經跌至個位數——9.5%。
這一數據和互聯網公司Q3財報的數據也能互相印證——
騰訊的廣告收入增長率為5.4%、阿里巴巴的營銷收入(主要為廣告)增速為3%、百度的廣告收入增速4.2%,愛奇藝更是同比下降9.8%。
整個行業進入緩慢增長的新常態。
2021年廣告行業經歷的開屏整改、蘋果IDFA隱私調整、《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等監管因素會繼續影響2022年的互聯網廣告走勢。
基于此,我預測——2022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增長率不會超過8%。
這是這個行業從來沒有過的一個數字,互聯網廣告最困難的一年將會變成現實。
曾經的高速增長停止了,8%微增長意味著存量博弈,巨頭與巨頭、巨頭與創業公司的廝殺會更加激烈,而這將影響廣告行業的每一個人。
輔助預測——B站或許是為數不多能保持廣告業務50%以上增長率的公司。
預測四:2022年微信視頻號日活超過6億
視頻號現在到底有多少日活用戶了?
騰訊官方一直對視頻號日活數據三緘其口,在財報或者電話會議中從來沒有明確提過具體數據。
而和其他APP不同,由于視頻號是微信的一個功能而非一個獨立的產品,因此沒辦法通過諸如QuestMobile這樣的第三方數據平臺獲取其日活數據。
視頻號唯一一次公布其日活數據是2020年6月23日,通過張小龍的朋友圈宣布的——2億。
注意,這個時間點離視頻號發布僅僅半年,同時我們看到張小龍的表述里相當自信——“再不Mark就3億、4億了”。
可見對于他而言,4億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標。
因此我們有一定的理由合理地推測——離2020年6月23日已經一年半之后的今天,視頻號日活超過4億應該沒有疑問,個人認為可能在4億到5億之間。
為什么不是更高的數呢?
我們可以參考另一個數據——朋友圈日活。
在2019年初,騰訊發布的2018年公司年報中披露過朋友圈的日活——“每天有7.5億人瀏覽朋友圈發布的帖子?!?/p>
據直觀判斷,視頻號現在的階段離朋友圈這種高頻功能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因此,“4億-5億”可能是一個相對合理的猜測。
在最新一次的微信公開課中,微信只公開了小程序的日活——4.5億,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并沒有公布視頻號的日活。
在我看來,這或許是微信團隊認為日活數據本身的重要性可能沒有那么大。
因為按照定義,在群里點過一次視頻號哪篇看1秒的也算是日活,這顯然和抖音人均超過60分鐘的日活數據比意義會遜色很多。
從過去一年微信頻繁的動作來看,微信已經將視頻號提升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
和小程序的工具屬性不同,視頻號是內容屬性,因此它的滲透率會天然有更高的天花板。
因此我大膽預測——微信視頻號日活會在2022年超過6億。
輔助預測——微信可能2022年也不會公布日活數據。(那我不就白預測了嘛???)
預測五:Top10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至少一家會出現10%比例的裁員
2022年,互聯網人請看好我們的飯碗。
互聯網公司的成本結構主要分為兩塊——營銷費用和研發成本,營銷費用通常用于增長和獲客,而研發成本本質上就是人員工資。
當整個市場進入存量博弈的時候,收入增長的天花板肉眼可見,這時候通過削減成本提升利潤或減少虧損就是一個非常常規的操作。
因此裁員通常不會是互聯網公司首先考慮的策略,但卻是有些公司在財務壓力下不得已的一個選項。
2022年的中國互聯網從巨頭到創業公司都會是更加內卷的一年。
在整個市場昂揚向上的時候,養一些不能直接馬上產生收入的項目和團隊是必要的,這些團隊一部分是職能層面、另一部分是新業務探索層面的。
然而當資本市場整體預期下調,投資人對當下的財務指標就會盯得越緊。
以前還能聽一聽公司創始人講故事、繪藍圖,“戰略虧損”也無妨,現在整個行業都籠罩在陰影下,一份不難看的財報才是資本市場需要的答卷。
因此,我預測——2022年市值Top10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至少一家會出現10%比例的裁員。
所以我們最好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崗位和部門,到底是公司的成本中心還是利潤中心。
請做好面對艱難局面的準備,據我所知,有至少有兩家公司已經有所動作了。
輔助預測——BAT、TMD六家至少有一家會在2022年某個時間點被曝凍結招聘Headcount。
預測六:2022年抖音電商GMV超過1.3萬億
字節跳動在2021年在氣勢上不如之前的人擋殺人、佛檔殺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其寄予厚望的教育業務遭遇幾乎是毀滅性打擊。
其次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廣告業務受宏觀大盤影響開始放緩。
還有To B業務如飛書和火山引擎還在摸索和投入期,尚未開花結果。
在這種背景下,電商是其為數不多既能和現有業務有效協同、體量、增量空間都足夠大同時還能直接帶來收入的業務。
因此字節將重兵壓在電商業務上就不足為奇了。
而字節電商業務的核心就是——抖音電商。
沒錯,抖音有這個實力,6億的DAU、超過60分鐘的人均單日時長、足夠多元全面的用戶結構是抖音做電商的重要底氣。
2021抖音電商動作頻繁——
將總部定在離杭州更近的上海、提出興趣電商的新概念、啟動三大扶持計劃、上線“抖音盒子”獨立APP……
一系列動作背后是資源和戰略層面的重兵投入。
目前看抖音在直播帶貨層面結構其實比淘寶、快手更均勻一些,淘寶、快手頭部效應非常明顯,而頭部效應過于明顯的另一個側面是不利于整體生態的建設。
電商是個講究生態和組合拳的業務,抖音在效率上表現出一定優勢,現在是在惡補基礎設施和生態。
從抖音電商過去兩年表現和我身邊不少人從抖音電商賺到真金白銀的角度觀察,我謹慎看好抖音的電商業務。
關于抖音電商GMV數據,其實官方從來沒有公布過,全網目前看到相對可信的數據來自LatePost的報道——
2020年抖音電商GMV5000億,2021目標1萬億,增長100%,這兩個數據其實也沒有得到官方證實。
但我們可以進行合理的推測——
快手2021年一、二、三季度的GMV分別為1186億、1454億、1758億,四季度如果按2100億算,全年為6498億。
而2020年快手GMV為3812億,因此2021年的增長率為70%;
據2020年歷史數據,抖音電商的增長率是高于快手的,我們就以快手的增長70%保守估計,2021抖音電商的GMV可能為8500億,實際可能會超過這個值。
因此2022年如謹慎看好,預估在此基礎上增長50%,得到12750億,接近1.3萬億。
因此我預測——2022年抖音電商GMV超過1.3萬億。
1.3萬億是一個什么水平呢?
這比拼多多2019年的10066億還要多一些。
輔助預測——在拼多多、抖音、淘系的夾擊下,快手電商2022年GMV增長不高于30%;
預測七:2022年滴滴將徹底放棄橙心優選業務
2021年的滴滴命途多舛。
順風車事件之后艱難的安全整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士氣,而在6月美股低調上市后卻收到監管層應用下架的通知。
至今尚沒有何時重新上架的確切消息。
橙心優選本是滴滴打造第二曲線的戰略項目。
打大仗毫不手軟的程維曾經宣稱對橙心優選投入不設上限,如今其嚴重虧損的現實讓這個大舉燒錢的游戲難以為繼。
上市后的第一份財報顯示,滴滴三季度巨額虧損306億元,其中占大頭的來自新業務投資虧損——
“受到對橙心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公司在三季度確認了208億元凈投資虧損?!?/p>
而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下架等因素影響,二季度盈利 17 億的滴滴中國出行業務在三季度由盈轉虧,錄得 0.29 億虧損。
社區團購是一個長期的持久戰,很難在短期內依靠補貼快速結束戰斗,而目前滴滴當前的頭號任務是盡快完成美股退市同時回歸香港重新上市。
2021年下半年,滴滴終于收縮了戰線,據媒體報道,9月橙心優選關閉了約60%的運營城市,單日單數也從峰值的1200萬單下降到了約200萬單。
而12月中旬,滴滴的官方APP也悄然關閉了橙心優選的入口,其戰略收縮意圖明顯。
因此我預測——2022年滴滴會徹底關閉或出售橙心優選,即時止損,回歸主業,關注核心業務。
輔助預測——社區團購目前Top5至少有一家會在2022出售或關閉。
預測八:中國移動互聯網不會出現一款DAU過1000萬的新產品;
你能想起來2021年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新APP嗎?
你知道字節、騰訊、阿里這些大廠在2021年都上了哪些新APP嗎?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能想起來的可能只有一個——抖音盒子。
的確,APP工廠們流水線推陳出新的時代過去了。
這背后有兩個底層原因——
首先是移動互聯網作為一個產業周期已經走到了末端。
畢竟這個產業從2007年iPhone發布起已經發展了14年,該滿足的需求,該挖掘的賽道在這個周期內已經被無孔不入的大公司和創業公司充分挖掘了,再細微的領域也很難有漏網之魚。
另一個原因是超級APP將很多的需求和服務在生態內解決了。
微信、支付寶、抖音、百度都構建了自成一體的小程序服務,低頻的需求的確通過小程序能夠得到有效地滿足,開發APP的必要性下降了。
一款新APP在獲客成本劇增、存量競爭殘酷的2022年要達到1000萬DAU難度是極其巨大的。
大廠布局早就完成了,沒必要;小廠能力資源有限,沒可能;
因此我預測——中國移動互聯網不會出現一款DAU過1000萬的新產品(不包含游戲)。
輔助預測——國內仿Roblox的產品至少有一款會在2022年宣布關閉。
預測九:亞馬遜Kindle退出中國市場
最近Kindle在中國市場出現了大面積斷貨,于是市場開始傳言亞馬遜的Kindle會退出中國市場,但隨后亞馬遜中國又出來向澄清——
“Kindle電子書閱讀器深受消費者青睞,部分機型目前在中國市場售罄,我們致力于服務中國消費者,消費者可以通過第三方線上和線下零售商購買kindle設備。亞馬遜提供的高品質客戶服務和保修服務不會改變?!?/p>
這個回應避重就輕,貌似在說“我們的Kindle太受歡迎,所以賣沒了?!?/strong>
但后續會不會補貨、什么時候補貨,回應里并沒有說,“高品質客戶服務和保修服務”是對已有存量用戶還是未來增量用戶,也沒有說。
所以這個回應對于是否退出中國市場,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進可攻、退可守。
但最近Kindle的動作的確是非常詭異——9月份撤銷了天貓旗艦店,至今沒有恢復;
1月初國內全渠道缺貨,兩周過去,依然沒有恢復。
這顯然并非簡單的供應鏈問題,我們有理由合理地猜測Kindle可能真的要撤了。
事實上,Kindle在硬件層面本身毛利是很低甚至是虧損的,在美國市場更多的是處于構建生態的戰略考慮。
而中國市場的獨特在于其美國版權的書沒辦法直接上架售賣,它需要在中國重新造一個內容的輪子。
同時Kindle這項業務又本身沒辦法和中國的電商業務進行協同,因為早在2019年它的電商業務就已經退出中國市場了(只保留了全球購)
于是Kindle就變得雞肋,還不如集中精力在中國做其他更賺錢的業務,比如AWS亞馬遜云服務。
因此我預測——亞馬遜Kindle業務會在2022年退出中國。
輔助預測——本人極大概率會在其宣布退出那一天拿它蓋上一碗加香腸版豪華泡面,以示悼念。
預測十:李子柒和微念會以某種方式和解并復出
這件事好像和其他預測相比顯得更加微觀了一些,但我覺得它是中國互聯網微觀生態博弈的一次重要縮影。
自2021年7月14日上傳最后一期制鹽視頻,千萬級粉絲的現象博主李子柒的賬號至今已經超過半年沒有再更新。
這意味著李子柒和微念之間的博弈依然還沒有結束。
8月,李子柒在綠洲APP回復網友“資本真的是好手段”將她和MCN機構之間的矛盾公開,一時間二者之間的糾葛被媒體推上風口浪尖。
對于眾多粉絲而言,當然希望李子柒盡快回歸,但實現卻是比想象中要復雜。
目前公開的信息可以看到——李子柒本身在微念沒有股權,而在和微念的合資公司中她占股也沒有超過50%。
公眾據此直觀判斷是資本理虧,然而公眾并沒有看到他們過去的實際利益分配,任何猜測和判斷其實都是武斷的,此時公眾不應該當法官。
但毫無疑問,如今的僵局無論是對想繼續增長的微念還是想繼續專注創作的李子柒都是雙輸的局面,而官方在某種意義上也希望這種重要的名片能早日回歸。
我相信,經過半年的博弈,雙方應該能更理性地評估彼此的意義,找到折中的解決方案。
今天,在YouTube視頻評論區,每天都有眾多外國網友呼吁李子柒的回歸,
因此我預測——李子柒和微念會以某種方式和解并復出。(這是預測,也是期待)
輔助預測——羅永浩會還完債并重回科技行業。(這TM也能叫預測?)
好了,以上就是衛夕對2022年中國互聯網的十大預測。
其中不少預測并不樂觀,當一年以后我們來回顧這些預測結論的時候,我倒希望里邊的悲觀預測被證明是錯的。
預測本身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但它也足夠有趣,也足夠必要,事實上,這個行業的任何一個從業者在做決策的時候都是基于他對未來的判斷與預測。
讓我們勇敢直面即將到來的風雨飄搖的2022!
加油,互聯網打工人!
#專欄作家#
衛夕,微信公眾號:衛夕指北(ID:weixizhibe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8年年度作者。一名興趣廣泛的廣告產品經理,致力于用簡單語言深度剖析互聯網相關的邏輯。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回過頭來看 你的預測很多都不靠譜
1、阿里沒有售出微博的全部股份
10月份有報道說計劃全部售出 結果12月末又有媒體報道“阿里巴巴很有也許會以收購優酷土豆的同樣方法來收購微博乃至新浪”的新聞
2、預測雖然是對的 但你這個“中國一家銷量在100萬以上的VR/AR頭顯公司” 數字預測實在是太扯了
能查到的資料是 整個上半年,國內VR一體機市場整體出貨量一共才為 50.2萬臺,而最具人氣機子pico4一共才賣了4.6萬臺。
2022 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商市場 VR 一體機銷量一共才 93 萬臺。
3、全年的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相關報告還沒出來 只有上半年報告分析
能查到的B站2022Q3數據廣告業務增長率為16% 雖然不是全年 但肯定達不到你預測的50% 因為B站的電商業務才是它2022年的最大閃光點
4、的確慣例沒公布日活 有其他文章分析是5到6億之間 啊所以你這個預測也沒法證實真偽
5、你這個預測也沒法去證真偽 因為每篇報道都給出了不一樣的說法
有說阿里裁員30% 有說騰訊和PDD裁員10-30% 有說京東部分部門裁員10-30% ······反正各種文章報道都有
6、算是預測最準的一條 36氪從多方了解到,抖音電商2022年GMV預計能達到1.3-1.5萬億,還有的報道是1.5萬億
快手電商2022年的支付GMV預計將達4100億元左右,較上一年增長26%。 跟你的不高于30%很接近
這一條預測應該是最能反映作者個人能力的表現
7、滴滴放棄了橙心優選 并且 至少有一家會在2022出售或關閉
雖然都預測對了 但是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 社區團購2021年就頹勢盡顯 但凡了解過這方面新聞都能說出這樣的預測
8、跟第七條一樣 雖然都預測對了 但沒啥好驕傲的
另外雖說是仿Roblox的產品 但國內的《重啟世界》就是赤裸裸的抄襲 被噴下架實屬活該
9、亞馬遜Kindle的確要退出中國市場 但是截止時間是2023年6月30日 所以你的香腸版豪華泡面要等到2023年才能吃到
反倒是愛彼迎算是2022年徹底推出了中國市場
10、依然沒有和解 依然也沒有復出 最近的相關新聞最后停留在2022.8月份
倒是輔助預測對了 直男殺手羅永浩宣布進入VR/AR科技領域
【總結:變化永遠趕不上計劃 預測永遠也只能看看 相信自己 活在當下】
說錯了 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_-||
2022.12.27李子柒還是和解了喔,在最后的最后還是預測對了
好吧 我看到新聞了-_-|| 當然【和解】這詞也只是明面上的 私底下應該是打架無數回合了
我只想知道2022年,新冠疫情是否會出現拐點 ? ^_^
任何一個從業者在做決策的時候都是基于他對未來的判斷與預測。
2022年剛開始十幾天,就有十大預測出來了,好快好快好快。李子柒!我也覺得該復出了,形如如何期待中
滴滴能叫”命途多舛”???
廣告是經濟的晴雨表,受疫情的影響,經濟相對低迷,市場上投放的廣告總體量也相對減少
優秀
2022年,至少會發生5起涉及金額10億規模以上的巨頭退股交易。竟然這么多
讓我們勇敢直面即將到來的風雨飄搖的2022!
加油,互聯網打工人!
打工人什么也在觀望
2022已經來臨,期待著看看作者是不是預言家!預測本身還是很有趣的!
預測本身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但它也足夠有趣,也足夠必要,事實上,這個行業的任何一個從業者在做決策的時候都是基于他對未來的判斷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