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0 評論 8050 瀏覽 38 收藏 16 分鐘

在人工只能語言生成領域,Prompt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把我們的想法和意圖輸送給AI。那么,如何理解Prompt,搞懂Midjourney的出圖邏輯,輸出B端質感圖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prompt簡介

Prompt 在Midjourney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Midjourney,其他人工智能語言生成領域都是),因為我們要通過它把我們的想法和意圖輸送給AI,從而得到我們想要的設計圖或圖片。

來自百度百科:Prompt作名詞時譯為“提示、提詞、(電腦屏幕上的)提示符”。

二、Midjourney的通用公式及組成要素

就像我們初高中寫作文的時候需要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現在我們出圖也需要主題、背景/環境氣氛、構圖/鏡頭、風格化/參考方向、圖像設定這些要素,不是每次出圖都要用到所有要素,只需根據自己實際需要選擇一個或者幾個要素來進行描述即可。那么很明顯,通用公式就是由這幾要素組成的。

1)通用公式

主題 + 背景、環境氣氛 + 構圖、鏡頭 + 風格化、參考方向 + 圖像設定。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知道了公式,那公式里的組成要素具體是什么樣的呢?

2)組成要素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3)主題內容

你想畫一個什么,例如,一只小貓、一盆花等等。也包括對主題的一些稍詳細的描述,比如,一只白色的戴著帽子的小貓等等,這里就不多贅述了。

4)環境、背景氣氛

主題在什么環境、背景氛圍中,例如給定某些地點或物件,比如,桌子上、足球場、下雨天或水面有倒影等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地點:室內、室外、森林里、月球上、外太空、非洲等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②材質:做舊、啞光、浮雕、金、紅寶石等等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③色調:鮮艷的、柔和的、明亮的、單色的、多彩的、黑白、粉色等等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④光線/光效:柔和、陰天、霓虹燈、攝影棚燈、環境光等等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⑤情緒/氛圍:開心的、難過的、驚喜的、平靜的、喧鬧、浪漫等等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5)構圖,鏡頭

想要什么樣的構圖或者鏡頭,比如,全身、頭像、半身像、特寫等,強調物體位置的,居中構圖、正視圖等,強調景深,中景、廣角等。

例如,一匹馬在草地上奔跑,它的俯瞰圖和特寫鏡頭: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在這里說一個小tips,我寫8K是想要設計圖高清,但是個人感覺加進去圖片質量并沒有多大變化,反而景深效果會更明顯。)

6)風格化,參考方向

想要什么樣的風格,可以是風格描述、藝術網站、藝術家名字,或者直接寫參考網站,比如dribble、3d。最后,個人也把特效渲染歸到此類中。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7)圖像設定

Midjourney中的一些后綴詞,例如:

  • — v 4 代表版本號(style 4b)意思是使用V4模型,在setting中可以設置;
  • –ar 代表圖像寬高比,比如–ar 3:4代表生成3:4比例的設計圖;
  • –no 否定關鍵詞,不希望圖片中出現某元素,比如–no hand,詳見下圖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三、出圖邏輯及三種生圖方式

1. 出圖邏輯

描述prompt關鍵詞,AI進行計算,然后生成圖像。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2. 三種生圖方式

1)純關鍵字描述

即在輸入框里輸入”/imagine”然后輸入自己的描述關鍵詞,確認無誤后,發送,等待結果。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2)圖加關鍵字

先點擊加號,上傳所需要用到的圖片,在輸入框里輸入”/imagine”然后輸入圖片鏈接,空一格,再輸入自己的描述關鍵詞,確認無誤后,回車,等待結果。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3)圖加圖

用的是blend功能,在輸入框里輸入”/blend”會有上個拖入圖片的框,把所需要用到的圖片,直接分別拖入框中,回車,等待結果。另外,這里不止能導入2張圖,最多可以導入5張圖,具體做法這里就不贅述了。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這里有一個小技巧需要注意一下,兩張圖的比例盡量是相同的,這樣生成的圖會比較規整。

四、實際應用案例——3D風格B端運營圖標設計

首先寫出你的關鍵詞,根據公式,把我們的想法和要求一一列出來,這樣可以避免遺漏,而且各種要素一目了然還可以提醒自己有沒有其他需要完善的描述詞。

舉個例子:

我想要設計一個,C4D風格的,藍色透明的磨砂玻璃質感的關于網絡安全的圖標,要有科技感,工業設計風格,白色背景,影棚燈光,3d,c4d,blender渲染,高細節,參考一下dribble和behance

1. 寫出關鍵詞:構思,理清思路,想要什么

根據以上想法,按照公式來整理思路,如下圖: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2. 找到參考圖用來墊圖

我們現在按照上邊說的第二種生圖方法,圖片加關鍵詞的方法來生成設計圖,利用圖片生成能更好的控制生成圖片的風格和品質。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參考圖盡量選擇質量比較高的,這樣生成的圖大概率也是質量很高的。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根據這個案例實際情況,需要選擇結構清晰,背景干凈的圖用來當作墊圖。如果找的一張圖片實在符合自己口味,就有一點美中不足,那就去PS里簡單的摳一下,然后再拿來使用。

3. 打開Discord,開工

現在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可以開始設計了,打開我們的Discord,可以開工了??梢园凑詹襟E拆解,一點一點的加入關鍵詞,這樣能一步步看到生成的效果,以及如果出現什么意外,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出現在哪里,畢竟關鍵詞的細微差別,帶來的結果可是千差萬別的。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關鍵詞的調整。

1)先輸入主題信息

先輸入主題信息,看看生成的是什么,然后再逐步進行輸出。

輸入:

一個玻璃質感的盾牌形狀的圖標,有倒影(a blue glass textured shield with a reflection)。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感覺圖標整體上來看,結構太復雜了,我們的目標是簡單一點的,就做出如下調整,強調一下簡單的這一特征,具體變化如上圖。

2)加背景、環境氣氛

感覺生成的圖的效果已經出現自己想要的效果了,可以點擊刷新按鈕,多刷新幾次,多出幾組圖片,以供選擇。接下來可以根據自己滿意的某張圖進行擴展,加入環境相關的描述詞。

輸入:

一個玻璃質感的盾牌形狀的圖標,有倒影,淺色的背景,明亮的,居中構圖(a blue glass textured shield with a reflection, light background, bright, Center the composition)。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另外,這里說一下居中構圖這個關鍵詞,居中構圖在這里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因為我們這個場景比較簡單,一般出來都是居中的,但是如果是復雜場景就要強調一下,寫上「居中構圖Center the composition」關鍵詞,以防后期AI有自己想法,生成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導致重新做或者調整,這樣會無形中增加我們工作量。

3)構圖/鏡頭和風格

如上,添加上背景、氛圍相關的關鍵詞,生成的結果,第2個圖片和第4個圖片的效果感覺都還挺可以,但是差點意思,可以再加入些想要的風格,如,藝術家名字、參考方向(dribble、behance等等),這里加入3d、和參考下dribbble網站上的風格。

輸入:

一個玻璃質感的盾牌形狀的圖標,有倒影,淺色的背景,明亮的,居中構圖,特寫,3d風格,參考dribbble(a blue glass textured shield with a reflection, light background, bright, Center the composition, Headshot, 3d, dribbble)。

選擇一個效果比較滿意的圖,進行擴展,這里我選擇了第2個和第4個圖片進行擴展,即點擊“V2、V4”按鈕。配合混合模式加入關鍵詞「Headshot」「3d, dribbble」,咒語及結果如下圖所示: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這里補充一下知識點:U按鈕(Upscale放大),可以放大對應序號的圖片的比例,來提高其分辨率;V按鈕(Variation變化延展),可以基于原描述詞,生成對應序號圖片的變體,畫面對比母版,圖片的細節會出現隨機變化。

點擊“V2、V4”按鈕以后的情況如下: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4)圖像設定及輸出結果

這里圖像設定,“–ar 1:1”就不寫了,因為系統默認就是1:1的圖,如果你要3:4或者16:9的圖,是需要設定一下的。

經過以上步驟,從出來的擴展效果來看,2種情況的第4張圖(純屬巧合)無論是圖片的整體感覺還是細節的處理上都還是挺好的,兩種圖都是鎖定了第4張圖,可以分別點擊“U4”按鈕對圖片進行放大處理。結果如下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補充下,Midjourney的V5版本生成大圖以后沒有繼續細化的功能按鈕。V4版本生成大圖以后還會有繼續細化的操作按鈕,比如“light/beta Upscale Redo ”可以對圖片進行細節優化,如下圖: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4. 總結,輸出結果應用到工作中

最后,經過以上步驟,制作出了符合要求(令我們自己滿意)的設計圖,就可以應用到工作中,產生生產力啦。

把圖導入到figma、sketch,PS里進行后期細化加工,設計出自己所需要的物料。效率絕對杠杠的~

一文搞懂MJ出圖邏輯,三分鐘輕松輸出B端質感圖

無需過多處理,即出即用,簡單快捷。

后續,我會持續輸出相關的Midjourney在B端應用中的系列教程文章,期待與大家一起溝通探討。

參考來源:

http://www.earth-fresh.com/pd/5763008.html

本文由 @Han小滿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